主页 > 句子说说 > 正文

精选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9句

2023-10-24 10:47:56 来源:海螺个性网 点击:

孟子有句名言

1、孟子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标点

(1)、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——孟轲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》

(2)、解释:即使是自然界容易生长的生物,如果只经阳光温暖照射一天,却让它寒冻十天,也会没有能存活的。

(3)、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》

(4)、解释:广博地学习,详细地阐述,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。

(5)、解释:他以正当的理由送礼,按礼节规定送礼,这样,便是孔子也会接受的。

(6)、心的官能作用是用于思考,通过思考才能够有所得,不去思考便不能有所收获。

(7)、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,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,仍然是一个废井。

(8)、贤者以其昭昭,使人昭昭;今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。

(9)、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(gu)不入洿(wu)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。

(10)、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——孟子

(11)、孟子曰: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

(12)、解释:在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,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厉害啊。

(13)、反思:学校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没有培养出高尚思想的社会公民,而是造就了大批汲汲于名利的人。这种状况的形成,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有关,更与教育者甚至文化精英阶层的“功利”观念密切相关。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品学兼优的人才,而不只是赚钱的机器。孟子说:“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。……皆所以明人伦也。”他把“明人伦”作为教育之首要,真是一针见血。

(14)、孟子认为,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,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,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;反之,如果不顾人民死活,推行虐政,将会失去民心,最终亦会被人民推翻。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,包括经济、政治、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,而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。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。

(15)、孟子曰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”(告子上)

(16)、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

(17)、解释:下棋也是数(计算)的一种,而且是浅易(平常)的。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,也是学不好的。

(18)、译文: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,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,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,这才叫大丈夫!

(19)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
(20)、(译文)不用圆规和曲尺,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。

2、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

(1)、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: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
(2)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。未有能生者也。

(3)、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

(4)、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: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(5)、无为其所不为,无欲其所不欲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十七节》

(6)、(译文) (孟子说:)“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:四肢懒惰,(不事生产)不管父母的生活,一不孝;好下棋、饮酒,不管父母的生活,二不孝;贪恋钱财,偏袒妻子儿女,不管父母的生活,三不孝;放纵耳目的欲望,使父母受到耻辱,四不孝;逞勇力好打架,危害了父母,五不孝。”

(7)、海关只去稽查,而不去征收税赋,这样全天下的旅客都会十分高兴,都会乐于走在这样的道路上。

(8)、廉者政之本矣,乃国之四维,立人之大节,仕者之大德。——孟子

(9)、(8)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。

(10)、反思:孟夫子的这句教育名言被国人严重误读了!在很多人眼里,高分生就是“英才”。于是,从小学、中学到大学,重金抢夺高分生成为公开的秘密。可悲的是,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进入学校,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、创造力,渐渐丧失远大理想。难怪有人戏谑地说,我们的教育是“得天下英才而愚昧之”。

(11)、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

(12)、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(13)、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

(14)、解释: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,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。

(15)、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,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,下可以养妻子儿女,好年成能丰衣足食,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。

(16)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在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

(17)、尽信《书》,则不如无《书》。吾于《武成》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仁人无敌于天下,以至仁伐至不仁,而何其血之流杵也?

(18)、解释:如果不用圆规和角尺,也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。

(19)、解释:观察人的方法,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。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,一个人心中正直,眼睛就显得清明。

(20)、解释:劝说地位高的人,要轻视他的地位,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。

3、孔子的名言

(1)、出自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。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呢?孟子提出了他的标准,即作为一个男子,要以天下为己任,以仁、义、礼为终生言行准则,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坚持不懈,勇往直前。

(2)、(34)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。

(3)、(26)贼仁者谓之“贼”,贼义者谓之“残”。残贼之人谓之“一夫”。闻诛一夫纣,未闻弑君也。

(4)、(36)诸侯之宝三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,宝珠玉者,殃必及身。

(5)、(18)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

(6)、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。

(7)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

(8)、(译文)孟子说:“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,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,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,这样才叫大丈夫啊!”

(9)、解释: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,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,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。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。

(10)、解释:能行“仁政”的君王,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,不施行“仁政”的君主,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。

(11)、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

(12)、说诗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

(13)、解释:好的政令能够得到百姓的财富,好的教育能够得到百姓的心。

(14)、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

(15)、解释: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,自身行为端正了,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。

(16)、译文: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。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。

(17)、(32)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殍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

(18)、贵,人之所欲;贵为天子,而不足以解忧——孟子

(19)、(25)杀一无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。

(20)、饥饿的人,能吃到食物就感到是美味,口渴的人,能喝到水就感到是甘甜。

4、孟子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填标点

(1)、(译文)(孟子)说:“古时的君子,犯了过失,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,人们都能看得见。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,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。”

(2)、解释: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水獭,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。

(3)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
(4)、(55)说诗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

(5)、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而道存焉;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——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轻。”(尽心下)

(6)、释义:所以,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,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经受饥饿,以致肌肤消瘦,使他受贫困之苦,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,总不如意,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,使他的性格坚定,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。

(7)、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
(8)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

(9)、孟子对曰: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……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)

(10)、孟子曰:水性无分于东西,无分于上下乎?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今夫水,搏而跃之,可使过颡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是岂水之性哉?其势则然也!人之可使为不善,其性亦犹是也。——孟子

(11)、(译文)孟子说:“我爱别人,可是别人不亲近我,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!我管理别人,但是没管好,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!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,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,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!”

(12)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
(13)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
(14)、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。胸中正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瘦哉?

(15)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

(16)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
(17)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
(18)、解释: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,这是第三大快乐。

(19)、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。